在黄浦区一座不同寻常的电厂正在建设中。它不烧煤、不烧气,没有设备、看不到厂房,预计三年内,它能在用电高峰时释放出约5万千瓦电力。这座由大数据支撑、互联网赋能的虚拟电厂,正成为上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独特案例。
办公楼怎会变成“电厂”?
位于九江路广西北路的宝龙大厦落成于2004年,这座17层的商办建筑是黄浦区虚拟电厂的一个节点,曾八次参与虚拟电厂的试运行,常规“发电”能力在100千瓦左右。
一座距离南京东路步行街仅咫尺之遥的办公楼,怎会变成电厂?说来也简单。工程部负责人潘睿铭告诉记者,大楼有两台空调机组,在用电高峰时段,只要关停一台空调机,就能通过减负为电网释放出100千瓦电能。
实际上,黄浦区的虚拟电厂,就是由许多类似宝龙大厦这样的楼宇构成的一个能源互联网管理体系。与一般楼宇自发、零散的节能行动不同,虚拟电厂每次运行,都经过周密组织,从而让众多楼宇能在同一时刻按预设方案“关开关”。迄今,虚拟电厂最大规模的一次试运行,参与楼宇超过50栋,释放负荷约1万千瓦。按此推算,如果上海全城都能推广这种模式,就相当于在不增加资源消耗的情况下新建一座大型电厂。
虚拟电厂的目标并非只是节能。黄浦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市电网峰谷间的负荷差十分明显。在上海,夏季最大负荷是最低负荷的两倍多,而纵观全年,能超过90%峰值负荷的时间累计不到100小时,只相当于365天的1%。而就是为了保证这1%,国家必须保留大量冗余发电能力。由于冗余电厂多为小厂,能耗高、环保差,因而,在峰时临时启动填补供电缺口的正是最不绿色的电。
虚拟电厂的实质,就是通过对用户行为的精细化调节,实现柔性的负荷控制。这样既能省下大量电力投资,也可有效提升环保水平。由于这种管理方式的重心在需求侧——也就是用户侧,所以被称为“需求侧响应”。
2015年黄浦区开始需求响应试点工作,在试点过程中,针对一年中的采暖季,制冷季,过度季分别进行了需求响应事件尝试,充分验证了需求响应的可行性与潜力。通过试点验证,参与响应的楼宇最大负荷削减可达25%,平均削减负荷达10%。由于黄浦区需求响应试点工作效果显著,2016年8月国家批复了上海市城区(黄浦)商业建筑需求侧管理国家示范项目,项目基于互联网 智慧能源 大数据技术,开发建设上海城区(黄浦)商业建筑虚拟电厂,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规模化、资源多元化商业建筑规模需求响应,并为电力调峰/调频和吸纳可再生能源提供服务。力争建设覆盖黄浦区超过200幢商业建筑、具50mw容量(dr)、10mw自动需求响应能力(adr)、2mw二次调频能力,开发虚拟电厂生产与运营调度管理应用,以及年虚拟发电运行时间不小于50小时的城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
在黄浦区,像宝龙大厦这样对能耗实施在线监测的楼宇,总数已超过230栋。据市住建委和市发改委联合发布的统计,这个数字在全市各区中排名第一。过去几年,黄浦区一直希望把低碳打造成自己的新名片,因此,在推进建筑能耗在线监测上不遗余力。目前,区内95%以上符合安装要求的公共建筑(包括办公楼、商场、医院、学校、政府机关等)都实现了能耗在线监测,涉及智能电表1万多只,年监测用电量超过10亿度,占社会领域用电总量的40%。
目前,黄浦区内95%以上符合安装要求的公共建筑实现了能耗在线监测,涉及智能电表1万多只,年监测用电量超过10亿度,占社会领域用电总量的40%。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看,这1万多只智能电表,相当于1万多个不停歇的数据源;而其连接的在线监测平台,则是具备数据整理、分析、呈现功能的数据加工中心。
来源:上海黄浦官方微信